本會簡介

首頁 > 關於本會 > 本會簡介
會務分組本會簡介本會章程組織架構
歷史理監事名錄工作計畫工作成果

助產士助產師全國聯合會 成立- 助產專業 的新起點
林桂美、郭素珍
台灣助產專業興衰
國際助產士聯盟 ICM對「助產士」的定義是完成國家規定的助產教育學程,並獲註冊或合法的執業證照資格,能提供婦女在懷孕、生產和產後階段所需要的指導與照護,獨立執行接生並照護新生兒和嬰兒,包括預防措施、偵測母嬰雙方的異常情況、提供醫療協助,並在缺乏醫療協助時執行緊急措施,可以於醫院、健康單位、孕產婦家裡或任何其他地點執業(郭,2001)。從西元前開始,許多國家及各種族文化中,均有助產士(midwives)協助女性生產的歷史(Brucker & Reedy, 2000),助產士(midwives)在女性健康及生產照護上,著實有著重要的影響與貢獻(Capitulo,1998)。而台灣助產士的歷史,則是從1895年成為日本殖民地之後,從速成短期的訓練開始,至1922年總督府頒定新台灣教育令,公立醫院設立台籍助產士培訓及助產所速成科開始,護理助產教育歸由教育部管理,納入正規的醫學教育體制(吳,2000)。
日治時期結束前,台灣應有五分之三以上的分娩,由助產士接生,直到 1970年代初期,助產士都是台灣的主要接生者(吳,2000)。那是台灣助產專業最輝煌的時期,當時的 助產士大多獨立作業,以開業助產士的模式,與醫師間維持著平行分工的模式,共同為台灣當時的孕產婦提供照護服務; 然而,隨著台灣經濟起飛,醫院朝規模擴建發展,再加上保險制度、助產教育中斷等因素, 促使孕產婦因醫療設備或醫療保險的因素轉而到醫院找醫師接生(郭 ,2003),醫師與助產士間平行分工的合作模式不再, 婦產科醫師取代助產士的接生業務, 使得以開設助產所為主要形式提供服務的助產士逐漸蕭條。 1972年開始,醫師的接生率超過了助產士, 婦產科醫師逐漸取代了助產士的接生業務,到了1998年助產士 的接生率甚至 降至0.11﹪(行政院衛生署,2004)。
近年來,在全民健保制度的影響下,各大醫院的婦產科均面臨招收不到住院醫師的窘境(陳、戴, 2002),再加上助產教育不僅於2000年恢復,更已提升至大學及研究所層級的情形下, 許多專家學者與臨床實務工作者,甚至是政府單位,均期待 曾被視為夕陽產業的助產專業,能解決未來婦產科醫師將短缺的事實與困境,甚至提高台灣生產照護的品質。因此,助產專業在歷經沒落蕭條的過往,重新有了專業再次發展的曙光與契機。
專業團體與專業發展
所謂「專業」,即是一種知識或技術的宰制,一種知識或技術的壟斷。當這種宰制或壟斷受到挑戰、受到侵犯,那麼這個專業包含服務所得、聲譽、社會地位在內的權益就會逐漸降低,慢慢的這種專業就逐漸?落。 助產人員與醫師工作上可能的重疊性,是造成 過去助產專業沒落的原因之ㄧ;雖然, 在許多國家的歷史中,都存在著助產人員與醫師間的各種抗爭,但是,英國、瑞典、荷蘭、丹麥、澳洲、芬蘭等歐洲國家卻仍於 19世紀建立了助產制度,助產人員更成為許多歐洲國家的主要接生者(Stone,1998),因此, 企圖讓「專業」能夠達到該專業服務品質或專業知識技術的方法,就是建立專業自我要求、建立標準、建立規範,換句話說,就是建立制度,制度是一種資源分配的機制,也是一種企圖提高生產力的機制。
法國社會學家 涂爾幹認為, 專業團體 除了具有道德整合的功能,更與國家或政治制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(徐國慶, 2000)。Wallwork(1972)更認為 專業團體 提供了它的成員一種倫理規範,這是由集體權威所支持的。涂爾幹認為 專業 或法人團體不同於利益取向的商業性社團所組成的, 專業團體 是較無功利主義取向,並類似於初級團體的作用,有共同的利益和目的,並且有道德規範。 專業團體 的道德規範的產生和維持是靠團體的互動模式而來的,互動模式越強,團體就越穩固,道德規範也就越有效。這些 專業團體 在整個社會看來就像是有機體的各個器官,個別執行其特殊職能,整合成一個穩固的道德連帶。而 Steeman(1963)則認為, 專業團體 除了有道德權威之外,還會享受彼此交往的樂趣,與他人共同感受生活,如同初級團體般共同生活、共同享樂。

Chamberlain等(2003)學者認為包括 助產 專業 在內的生產相關專業 組織,其中宣導女性健康與權利、建立標準化流程、增加地方公會設立等的工作,對於減少全世界產婦死亡率,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。因此, 助產專業在沉寂多年之後,從被遺忘的歲月中走來,不僅要面對各界的期待,更得面臨許多挑戰,因此,專業團體的整合實為當務之急。

助產師助產士全國聯合會的成立
由於助產教育層級的恢復與提升,總統於 2003年7月2日 明令公佈「助產人員法」,其中所稱之助產人員,除了舊有的助產士外,亦含括了新出爐的助產師,依據該法第 44條規定得組全國聯合會。但是,台灣當時的助產專業團體為各直轄縣市之助產士公會,其中並未包括助產師。除此之外,話說「單兵不成軍」,如果各直轄縣市之助產士公會孤軍奮鬥,則氣候難成。因此,成立具備全方位能力的 助產師助產士全國聯合會,讓 過去幾個不同背景的陣營,從各自為政轉而相互影響,產生洗衣機的攪拌效應,以發揮整體性功能,方能成為助產專業再次發展的新起點。於是,首先由各直轄縣市之「助產士公會」正名為「 助產師助產士 公會」,配合修改公會章程,並重新更換立案證書。
由於各醫事團體對衛生署的對等窗口為 全國聯合會,因此,在筆者的奔走下,雲林縣助產師助產士 公會黃鶴珠理事長,於 2005年1月19日 召開了各縣市 助產師助產士 公會理事長聯誼會,除了各縣市 助產師助產士 公會理事長外,亦邀請了助產專業的教育學者出席,決議籌設 全國聯合會事宜及 工作 進度,開始了 「 助產師助產士 公會 全國聯合會」的籌備工作。
首先於 2005年2月16日 召開「 助產師助產士 公會籌組 全國聯合會發起人會議 」,研商全聯會之稱謂及組織章程草案,並由發起人代表楊麗珠於 2005年3月1日 掛號完成,向正式內政部社會司提出「中華民國 助產師助產士 公會 全國聯合會 」的全國性職業團體籌組申請。並分別於該年 7月17日 、 8月5日 召開「中華民國 助產師助產士 公會 全國聯合會 」發起人會議暨第一、二次籌備會議,會中依序完成多項籌組事項之決議。
令人引頸期盼的「中華民國 助產師助產士 公會 全國聯合會 」成立大會,終於 2005年11月17日 舉行,會中以民主機制推選楊麗珠為第一屆理事長,另選出黃鶴珠、林桂美、許美月、黃素雅、林?美、蔡彩鳳、許麗卿及邱明秀等八位常務理事,廖照慧、黃清碧、黃愛珠、蕭邑如、王秀美、林淑媛、黃淑月、蔡春梅、鄭阿貞、徐素洰、林阿秀、李雅芬、王玲美、王麗珍、李素娟、梁麗華、蔡惠菊及謝素卿等十八位理事,陳澄美、何麗雲、黃貴妃三位常務監事,以及蔡秀香、莊淑婷、彭土妹、黃秀蘭、黃幼喬與李淑惠等六位監事,並即宣誓就任。而第一屆第二次理、監事會亦於 2005年12月20日舉行,並以設置開業助產所、服務醫療院所、繼續教育及法規研究四個委員會。
籌組「中華民國 助產師助產士 公會 全國聯合會 」的過程雖然繁瑣波折,但在各界的熱情支持與協助下,終順利成立。
未來展望
從社會整體資源分配的固著性與正義性來看,「制度化」其實是一種角力戰。是階級間的角力戰,也是強者與弱者間的角力戰。角力的對象則為資源分配的多寡與資源分配的固定化,在現今醫療環境與保險制度下, 「中華民國 助產師助產士 公會 全國聯合會 」 ,對內將以「專業性」的分類與專業操作的「效率」的分類(作業標準、作業規範的等級),來提升專業服務品質與專業形象,並據以為助產專業的籌碼,並致力專業知識與技術的教育養成與繼續、助產專業制度與政策間的平衡、電腦化、 e化等發展。期許帶領助產專業走入新的里程碑,?台灣的婦女健康盡一分努力。
參考資料
行政院衛生署網站( 2005 ) http://www.doh.gov.tw/statistic/data
吳嘉苓 (2000). 醫療專業、性別與國家:台灣助產士興衰的社會學分析. 台灣社會學研究 4, 191~268。
郭素珍 (2001). 國際助產士聯盟的介紹. 助產雜誌,44 , 4~9。
郭素珍 (2003).由實證醫學談人性化生產. 台北市周產期研討會-人性化生產 •台北。
陳月枝、戴玉慈( 2002 ).台灣發展專科護理師的議題與建議. 醫學教育, 6 ( 2 ), 185~193 。

鍾漢清( 1997).臺灣地區醫師、律師與圖書館員專業組織運作方式之分析比較. 書苑 33,54-70。

徐國慶( 2000) . 涂爾幹論職業團體與市民社會 . 教育社會學通訊 24 ,11-24。
Brucker, M. C., & Reedy, N. J. (2000). Nurse-Midwifery : Yesterday,Today, and Tomorrow.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aternal/Child Nuring, 25 (6), 322-326.
Capitulo, K. L. (1998). The rise, fall, and rise of Nurse-Midwifery in American.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aternal/Child Nuring, 23 (6), 314-321.
Chamberlain, J., McDonagh, R., Lalonde, A ., & Arulkumaran, S. ( 2003 ). The role of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in reducing maternal mortality worldwide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83 (1), 94-102.
DeLeskey, K. ( 2003 ). Factors affecting nurses' decisions to join and maintain membership in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. Journal of PeriAnesthesia Nursing 18 (1), 8-17.
Stone, P. W. (1998). Maternity Care Outcomes : Assessing a Nursing Model of Care for low-risk Pregnancy. Outcomes Management for Nursing Practice, 2 (2), 71-75.